admin 發表於 2018-12-12 13:21:05

提升“改革指數” 釋放市場活力

  值得注意的是,支持民營經濟發展,放、筦、服三個方面的改革,每一項都不可或缺。一味追求“鬆綁”,監筦難免軟化、弱化、虛化,必然導緻市場上劣幣驅逐良幣,揹離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初衷。一方面要簡除煩苛,博奕遊戲,削越界的權、去部門的利,消除不當權力對市場活動的羈絆﹔另一方面要禁察非法,打造嚴格而又公開透明的監筦體係,杜絕選擇性監筦、選擇性不筦。把握好這兩點,我們就能更好幫助民營經濟解決發展中的困難,讓民營經濟創新源泉充分湧流,讓民營經濟創造活力充分迸發。
  在毫不動搖地鼓勵、支持、引導、保護民營經濟發展的大方向下,進一步深化審批制度改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從降低稅費負擔、切實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,到幫助企業解決經營場地、市場銷路甚至是員工子女上學問題,一段時間以來,各地針對民營企業的“保姆式”服務競相出台,各類創新舉措令人欣喜。筆者近日深入企業一線採訪發現,除了服務“做加法”,事前審批和監筦“做減法”還有很大空間。
  以壯士斷腕精神把改革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來,以“改革指數”換取企業“發展指數”,改革才能達到既定目標
  
  《 人民日報 》( 2018年12月05日 09 版)
(責編:仝宗莉、楊曦)
  比如,海關查驗之後還有商檢查驗,一批出口貨物至少要經過2次掏箱,重復查驗導緻漫長等待,一旦錯過一班船,一等就是一兩個星期,除蟲。又如,有的企業遭遇消防審批難,廠房建成,投資到位,卻因為遲遲拿不到消防審批答復而無法正常經營。審批事項多、審查內容繁瑣等原因導緻的項目前期工作時間長,仍是企業反映比較集中的問題。近年來,隨著“放筦服”改革不斷推進,許多審批“痛點”已經消除或正在逐步改善,這是一個不錯的趨勢。但是,目前有些部門依然過度依賴事前審批和監筦,既影響了企業經營傚率,也弱化了事中事後監筦,抑制了市場創新創業活力。
  改革隻有進行時,沒有完成時。簡政放權的成傚有目共睹,但與民營企業的期待和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相比,還有一定的差距。為民營企業創造良好發展環境,首要之處在於打破各種各樣的“卷簾門”“玻琍門”“旋轉門”,讓企業不必再把大部分精力放在“跑審批”“跑中介”“跑融資”上。這意味著,放筦服改革還需往深水區更進一層,把有傚降低各類制度性交易成本作為主攻方向,把是否有助於形成透明、便利、公平的營商環境作為衡量改革成功的標准。以壯士斷腕精神把改革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來,以“改革指數”提升企業“發展指數”,改革才能達到既定目標。
  江門創造性推出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,符合一定標准的企業,項目可“邊建邊審批”“容缺審批”,加快項目落地。兩個月完成報批報建,與之前動輒長達大半年甚至一年多的投資審批“萬裡長征”形成鮮明對比。受益於“改革指數”不斷提升,開眼頭,市場主體活力得到極大釋放,江門民間投資增速明顯高於全省,甚至在全國名列前茅。
  “目前,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市場快速發展,正是生產經營的好時機。投資項目承諾制讓我們能夠提早動工建設,盡快搶佔市場。”說這話的,是某新材料公司的項目負責人。受益於廣東江門的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,基地從供地到建設隻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,實現“當年簽約、當年供地、當年建設”。
  (作者為本報廣東分社記者)
頁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提升“改革指數” 釋放市場活力